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 周年,回顾他一生革命业绩,必须首推他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改革开放决策。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 年南方谈话,邓小平阐述改革开放原因、内容、原则等的一系列论述,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论。改革开放论是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的,是列宁没有说过的,也是毛泽东没有说过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及其实践的历程
(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般原理及其运用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资本论》论证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但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本身陷入了社会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性、冲突性,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活动的组织性与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性,更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对抗矛盾的不可克服性,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灭亡,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为共产主义所代替。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发现了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即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再进步到封建社会,进一步进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进步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用宣言式的论断语言写道:“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882年,《共产党宣言》出版俄文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序言里写道:“《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情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说:“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起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邓小平在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要求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以上说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写的序言(也是第一个再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 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社会主义分为一般原理及其实际运用,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对一般原理的实际应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当然,不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际运用,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恩格斯在 1847年作出了判断。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恩格斯回答不能。他说:“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在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的问题时,恩格斯说:“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恩格斯还说,通过革命,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恩格斯这些实际运用的设想,是在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前提下,针对欧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作出的,还需要社会生活的检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些设想有的否定了,有的接受了。
(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的运用及其发展
恩格斯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只能首先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同时发生。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工农无产阶级的人数已经占国家人口的多数,资本主义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当高度。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未曾经历过的。列宁根据帝国主义发展绝对不平衡规律,在 1917年 10月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突破了一国不能单独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预判。列宁领导的俄共(布)认识到,俄国虽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生产力远比其他欧洲国家落后,无产阶级人数只占俄国人口的少数,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小农。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对资本家和地主实行了暴力剥夺,但不可能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影响,不可能立即消灭小农,不可能立即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性”。1918年 4月,依据这个理论和当时俄国国内形势,列宁提出了“暂停”向资本进攻,在苏维埃政权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设想,提出了向资产阶级学习、与资产阶级合作社达成协议的想法。由于多个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干涉苏俄内政以及国内战争,这项政策未及实施,就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代替了。所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保证前线作战和最基本的工业生产需要,对全体农民实行强制性的余粮征集制,不是“暂停”向资本进攻,而是加强了进攻。1921年内战结束了,苏维埃政权站住了。但是农村凋敝了,农民自身的生活难以维持,交通瘫痪,不能提供城市工人阶级的需要,工业生产无法继续,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无法迅速建立。
在苏维埃政权极为困难的时刻,列宁毅然提出了用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 1918年的设想)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谓新经济政策,大略包括:第一,用实物税(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样农民除了按规定交纳粮食税,余粮可用于市场交易,可容许自由贸易,按列宁的说法,“流转自由和贸易自由,这就是指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必须让各地的农业和各地的工业在当地范围内有一定的流转自由”,这就是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促进市场流通,发展工农业生产;第二,实行租让制,“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合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工厂、原料、矿山等生产资料交给资本家,资本家则以订约人或租借者的身份,利用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以其资本赚取利润,并把一部分产品交给社会主义国家”,“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苏维埃政权获得的利益,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立刻或在最短期间增加产品数量”;第三,列宁认为,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我们应当大胆承认,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而且应当向资本家学习”;“不要害怕让共产党员去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 ……多花点‘学费’并不可惜:为了学习要不惜破费,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列宁认为:“只要无产阶级牢牢掌握着政权,牢牢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无产阶级政权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同时,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国家在不改变其本质的情况下,可以容许贸易自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只是在一定限度内,而且要以国家调节(监察、监督、规定形式和规章等等)私营商业和私人资本主义为条件。”事实证明,新经济政策迅速改变了苏俄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改善了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基础的建立。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主持了联共(布)、共产国际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斯大林担心苏维埃政权下,约占国民经济 20%的资本主义坐大,采取了与列宁不同的政策。按照斯大林在 1936年的总结,1921-1924年是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1925-1936年是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活跃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新经济政策终结的时期,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所有部门中完全消灭的时期”。显然,斯大林用他主持的新经济政策的终结期否定了列宁主持的新经济政策的活跃期。斯大林认为,到 1936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已经增加到战前 6倍多,农业方面,在 1929年开始了向消灭富农的政策转变,1936年已经形成了无所不包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体系,结论是:在苏联,“社会主义体系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的完全胜利”,“人剥削人的现象已被铲除和消灭,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已经确立而成为我们苏联社会不可动摇的基础”。在斯大林看来,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这个规律不是价值规律,而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代替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价值规律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对生产起调节作用。我们看到,重、轻、农的国民经济发展序列虽然对苏联建设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未能从社会生活上体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在苏联社会经济结构上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性,对苏联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新中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探索
1949年 10月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时候,世界上只有苏联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苏联采取的是消灭资产阶级(包括富农)及其政权,用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保障计划经济、重工业先行、农业集体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措施。新中国在政权建设上没有采用苏联经验,而是采取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政策,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经济建设上向苏联学习,在国民经济布局上是重、轻、农序列发展,但在农业发展上与苏联不同。苏联采取没收一切土地为国有土地,中国先采取土地改革方式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个人土地所有制,又通过合作化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新中国采用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没有采用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手段,而是国有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对民族资本家实施赎买政策,使资本家阶级转变为劳动者,多种所有制和平地转变为单一所有制。
1956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农、轻、重的发展序列意见,也对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作了思考,提出了改进苏联模式的措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主张。这些探索很有意义。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的“第二次结合”作了高度评价。但是由于毛泽东晚年的“左”的错误,导致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未能抓住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更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造成的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论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挫折,全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认识上大进了一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实际主持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 1992年南方谈话,他从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作出了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决策。1978年以来 4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些论述和决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正确的。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内容极为丰富,笔者把它概括为改革开放论。改革开放论主要包括如下观点: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将要比资本主义优越;要富的社会主义,不要穷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就要学习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积累起来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就要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所谓改革,既改革经济体制,也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搬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全盘西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论,是根据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概括出来的,具有内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单独强调其中某一项,都不足以体现邓小平改革开放论的完整思想。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突出某一方面是必要的。如,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突出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针对“左”的思潮,突出强调开放发展,强调发挥市场作用。
正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论的指导下,在根据这一思想作出的一系列决策作用下,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982年为 5373亿元,比 1972年增长超 1倍。1992年为 27194亿元,比 1982年增长超过了 5倍。2002年总产值为 121717亿元,比 1992年增长近 5倍。2012年总产值为538759亿元,比 2002年增长近 5倍。这就是说,1982年到 2012年的 30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每个 10年都比上个 10年增长约 5倍。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增速在世界上是无出其右的。这是纵向比较。从横向比较,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2005年达到 18万亿元,超过法国。2006年达到 22万亿元,超过英国。2007年达到 27万亿元,超过德国。2010年达到 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上数据表明,在邓小平改革开放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更加体现了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的优越性。历史证明,邓小平说的“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对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有效的、正确的。
三、改革开放论的理论意义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论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意义。它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推进了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对此,笔者试图作两方面的分析: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将要取代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固有矛盾后作出的判断,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点。但恩格斯预判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未能成为事实。我们至今无法知道这些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不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以及工业经济更为落后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 75年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
列宁在 1918-1919年根据俄国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现实,提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认为这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基本形式“就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俄国要“暂停”向资本的进攻,要建立国家资本主义,要向资本家学习管理经济。他说:“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他们那里学会这些东西,我们就得不到社会主义,革命也就会在它已经达到的阶段上停滞不前。”1921-1924年的新经济政策就是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实施的。列宁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不能断定这个过渡时期的时间范围,也没有明确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多长时间。斯大林从列宁去世就开始主持苏联的建设工作,上任伊始就重新开始向资本进攻,把 1925-1936年的新经济政策第二个时期定为新经济政策的终结时期,并在 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赫鲁晓夫以后,苏联就宣称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随后戈尔巴乔夫屈服于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压力,改变苏联体制,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终止。这证明,苏联领导人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鉴于苏联的教训,在思考新中国成立后 30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经历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的概念。比如,他在 1985年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说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需要上百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他在 1992年南方谈话中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社会主义处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认识,超越了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超越了斯大林关于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一个科学认识。我们要富的社会主义,不要穷的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30年,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之后,未能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正确路线,是一个教训。苏联则是另外一个教训。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又宣布是发达社会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明显缺乏动力,而且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有明显缺失,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失衡,人民生活改善动力不足。一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在四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早早宣布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表现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失误,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社会应当长期坚持发展生产力认识的失误,表现出对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性、艰巨性甚至反复性认识的失误。
(二)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另一面。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即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母胎里产生、形成的。但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和平长入方式,而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把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组织大规模社会生产,使社会生产力超过资本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对于现代化生产方式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俄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如中国,革命成功以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或者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面对社会生产的落后局面,从发展生产力的方面说,是否要容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里存在,是否要借鉴资本主义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系列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就变成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管理手段不能完全等同。《共产党宣言》一方面明确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消灭私有制”,同时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恩格斯补充说,所谓消灭私有制,并不是立即消灭私有制。而且,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生产方式、银行融通、交通体系、市场经营手段、公司制和股份制、城市治理方式和社会监督管理方法以及科学技术等,都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产物。“消灭私有制”是消灭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转变为社会公有制,不是消灭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手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充分利用这些生产手段,以达到社会产品逐渐丰富、极大丰富。
列宁意识到这一点,斯大林拒绝这种意识。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刘少奇等较早意识到这一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正式提出这个问题。早在 1979年,邓小平就说过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个观点,在当时很多人是不理解的。1981年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至于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则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好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用。”1990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在 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系统阐述了这个观点,指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目的在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规范下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运行体制,是苏联社会主义不曾有过的,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不曾有过的。它不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交相为用的经济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是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与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优点结合起来的创新模式。它用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贡献。
邓小平说,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的新话。邓小平说,我们“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不仅没有丢,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他们的理论,这才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作者: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来源:《党的文献》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