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百年大党史诗一般的奋斗,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书写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朴素表达,是新时代“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党一百多年来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始终秉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为增进民生福祉行之笃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如果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作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马克思为精神坐标,立下“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誓言,并且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旗帜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迫切需要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鲜明提出,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提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成为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战胜一切敌人的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国家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脱胎而来,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人们所思所盼的是如何解决温饱,梦寐以求的是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真切向往。毛泽东在视察九江工农业生产时指出:“共产党从接管国民党政权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产建设,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一个中心工作。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趋于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提高。从1949年到1978年的近30年间,中国共产党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起步,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初步解决了占世界1/4人口的中国人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需要问题,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对现代化建设作出“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小康”,这一饱含深厚文化底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好愿景,由此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醒目路标。邓小平提出了衡量改革开放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即“三个有利于”,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一项重要标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人均800美元”到“生活更加殷实”再到“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体现了人民生活步步攀登的积极状态,也从侧面反映我们党所确定的小康社会目标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内涵。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逐步开启,城市劳动者自主就业、扩大企业自主权、设立经济特区等政策实施。1978年至201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相当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人民日子日渐红火、口袋日趋殷实、生活日益改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从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谈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2022年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展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开启了新时代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老百姓的幸福梦交相辉映,治国理政和民生福祉同频共振。我们党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锚定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美好生活向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致力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有力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教育总体规模和水平来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从教育普及程度来看,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一个服务14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从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来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助力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了巩固民生之本,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及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2021年,我们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14亿多人实现全面小康生活,“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在社会主义中国照进现实。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10元提高到2023年的39218元,形成了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统筹城乡的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功能更加完善。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升至2023年底的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多样化需求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面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从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织密,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控更有效有力。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34亿人,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聚焦解决好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突出问题,我国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镇、乡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46.80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0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一座座山越来越绿了,全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提升了2.39个百分点;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变了模样,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持续提高,2023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9.4%;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50%,我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今,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到图书馆阅览学习”“到文化馆听课学艺”“到美术馆看展打卡”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年轻人钟爱的新风尚。从颁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到制定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再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更加有力,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丰富、高质量。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憧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回首过去,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面对未来,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的风险挑战,我们要继续用改革的方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既是党的主张,亦是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呼声。改革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这需要我们算好改革的利益账,通盘评估改革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统筹各方面各层次利益关系,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让人民呼声与改革脉搏共振,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改革进程中葆有对群众的真挚感情,看到他们心中的改革图景,才能让改革行动始终与人民心声相激荡。这是我们党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充分体现。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事业的真正“主角”。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把群众当“看客”,而是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领导干部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工程千头万绪,平均用力、全面作战不现实也不可能。找到突破口,以点带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焦点,用人民认可不认可、赞成不赞成来导航改革进程。注重宏观推进与微观落点的互动交融,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民生保障的温暖底线。
最坚实的根基在于人民,最伟大的成就属于人民,最深厚的力量源于人民。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并贯彻六项原则,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无论改革的领域拓展到哪里,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开放成效的标尺,紧紧依靠人民,虚心听取人民心声诉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就能更深入、更广泛地扎根人民,就能始终赢得民心、赢得未来,就能从人民中汲取更多智慧、更大力量,从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通途。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7月1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