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办公。在这个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孕育而生。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弘扬西柏坡精神,必须始终保持“两个务必”的政治清醒。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为了防止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麻痹、松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简简单单的“六条规定”,虽然朴实无华,却表明了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际狠抓作风建设的清醒意识和坚决态度。
从西柏坡时期的“六条规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八项规定”,重视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实践有力证明: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作风,一个社会就呈现什么样的风气。
弘扬西柏坡精神,必须始终牢记“赶考”的职责使命。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再访西柏坡时,重提“赶考”:“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把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比喻成“赶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执政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时刻注意同群众建立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共产党最讲“认真”,只要我们动真格抓,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弘扬西柏坡精神,必须始终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1948年年底,毛泽东在西柏坡写下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文中提出:要用革命的方式,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发展的举世成就向世界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弘扬西柏坡精神,必须始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4月30日,代表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五一口号”自西柏坡发出,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北上解放区,参加新政协,自愿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了社会各界空前大团结。
一年以后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确立了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由来已久,但最终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建立政治协商、长期合作的制度,是从西柏坡时期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2年前,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伟业。今天,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继续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辉煌。